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通知公告
更多...
关闭
所在位置: >代表工作 >代表活动

永善县全力推动人大代表小组活动求实效

来源:永善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作者: 发布时间:2014.08.25 阅读:7421

  人大代表作为同级国家权力机关的主体,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除在人代会期间依法行使各项权力外,大量的活动是在闭会期间开展,因此,把闭会期间分散的代表联系组织起来,并通过卓有成效的活动,使代表有效履行职务就显得尤为重要。五年来,永善县县、乡人大代表小组活动经历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发展的过程,逐渐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

  一、重创新,努力探索有效活动方式

  代表小组活动的生机和活力源于活动方式的不断创新。码口乡人大代表小组为了让代表在“人大代表之家”实实在在履行好接待选民活动,提出了“提前告、准时到、次日报”的工作方法。“提前告”,就是在每个双月6日前5天,以人大代表小组的名义向应接待选民的人大代表发出通知,告知其什么时间在“人大代表之家”接待选民并提出相应要求,同时用统一的格式向选区内发布公告,告知什么时间,哪位代表在“人大代表之家”接待选民。“准时到”,就是按时间安排应接待选民的人大代表必须在每个双月612时到达指定的“人大代表之家”接待选民,人大代表小组长在每个双月5日用电话的方式再提醒一次。“次日报”,就是在每个双月的7日,人大代表接待选民以后,人大代表小组长及时将代表接待选民的情况向乡人大或县人大常委会选联工委报告,并详细填写活动记录。墨翰乡人大认真总结代表小组活动取得的实效,积极引导乡人大代表小组把乡“人大代表之家”创建向小组延伸,在小干溪村民小组采取“人大代表之家”与“农村文化大院”建设相结合,创建了“人大代表文化大院”,让选民在自家门口就能与代表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

  二、重实效,扎实抓好代表小组活动

  县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县委中心工作、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各乡镇人大的工作实际,帮助各小组制定活动计划,做到选小题、选准题、围绕中心、突出重点、贴近群众。

  (一)突出重点,助推经济社会发展。2009年,为使上级人大代表深入了解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我县的3个市人大代表小组联合组织27名省、市人大代表对我县“以保增长为中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积极推进工业经济发展的情况”和“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情况”开展了集中视察,并就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发展、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向县人民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20127月初,围绕全县殡葬改革工作,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了部分县人大代表小组开展专题视察并邀请了部分市人大代表小组参加,代表们向县人民政府提出的加大殡葬改革工作条例的宣传力度、争取资金投入完善殡仪馆建设、结合实际推进殡葬改革工作等建议,对推进殡葬改革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关注难点,激发代表履职热情。2008年以来,桧溪镇强胜村的镇人大代表小组,积极建言献策谋发展,先后向桧溪镇人民政府提出了“投入资金硬化桧溪至强胜公路的建议”和“投入资金建设强胜新农村的建议”,引起了桧溪镇人民政府的重视。桧溪镇人民政府通过积极努力,争取到省、市、县各类资金投入400余万元,硬化了全长3公里的桧溪镇至强胜村的公路,推进了强胜村车罗一、二组的新农村建设。同时,强胜村的镇人大代表小组在镇人大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组织代表外出参观学习葡萄的种植管理,组织农户参加专业技术讲座,通过代表带头示范、代表结队联系农户等形式,积极带领车罗一、二组群众创建葡萄园示范基地,大力发展葡萄产业,目前全村葡萄种植面积800多亩,年人均增收1900多元。2008年,细沙乡的县人大代表小组和细沙大同村的乡人大代表小组根据群众反映强烈的大同村集镇脏、乱、差问题,及时组织县、乡人大代表开展视察,并向细沙乡人民政府提出“加大大同村集镇综合治理力度”的建议。通过细沙乡人民政府积极向上争取,在市、县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去年以来,共整合投入各类资金600多万元,对大同村集镇民房进行加固、亮化,街道铺设青石板2223平方米,大同村集镇面貌焕然一新。

  (三)关注民生,为群众解难办实事。团结乡的县人大代表小组和向阳村的乡人大代表小组针对危石危及向阳村田湾村民小组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问题,组织县、乡人大代表开展调研,引起了县、乡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县人民政府及时划拨了2万元排危经费,排除了危石险情,保障了该村民小组1978人的生命财产安全。2012年,在抗大旱保春耕期间,墨翰乡的县人大代表小组长知道大寨堰尾段发生滑坡的情况后,及时与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研究抢险救灾方案,组织动员大寨村的县、乡人大代表、村组干部和群众投工投劳,经过15天的苦战,新开挖沟渠70余米,保障了200余亩稻田的灌溉和300多人的饮水问题。

  永善县通过狠抓代表小组活动,拓展了代表工作领域,丰富了活动内容,增强了工作实效,激发了履职热情,有力推动了地方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但仍然还存在一些不足,县人大常委会将不断创新激励机制,在建立代表小组活动考核评价制度上下功夫,及时总结、推广代表小组建设和活动经验,宣传人大代表的履职事迹,努力营造尊重代表权利、支持代表依法履职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永善县全力推动人大代表小组活动求实效

f � "��� @� 8220;既然要我带着大家干,那么以后必须听我的安排。”大家欣然同意。于是,他丢下红火的生意,一心一意开始担任三甲村村主任,领着225元的月薪。

“落后村”变“全国文明村”

  上任伊始,黄训奎为改变三甲村的生产条件和

基础设施,多次到市、区跑项目,求支援。

  在争得农业开发部门300多万元的项目支持后,黄训奎还自己出钱请来了城乡规划专业人员,就三甲村的发展进行了“村在田中,田在村中,村内城镇化,村外田园化”规划。一年后,三甲村按要求完成了10.1公里8米宽的村组公路建设,打深井、修水池,全村4000余人用上了自来水。

  2003年,昭通市昭阳区举行第二届村级选举,黄训奎以92%的得票率,当选为三甲村党总支书记,于是他村支书、村主任“一肩挑”。已有3年村干部经验的他,在新一任村“两委”会上,提出了“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的发展思路,主张将一帮闲在家里的剩余劳动力“撵”到沿海一带去打工,学到手艺后再请回来。

  不过,青壮年出去了,村里的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自然增多。为此,黄训奎在村里组织成立了妇女协会、养殖协会、蔬菜协会和妇女学校、学生之家,还邀请专业人士进村就科学种植、养殖等技术进行系统培训,尝试“支部+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

  12年来,三甲村由“落后村”变成了国家级“民主法制示范村”、全国妇女组织建设示范点、全国文明村,村民人均年收入由原来的580元增加到了1.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