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大关县十四届县人大代表王爱民
她总是面带笑容,和蔼可亲的样子,在工作岗位上她是一个踏踏实实工作的好干部,在生活中她是一个热心助人的好大姐,她身体不好,但用弱小的肩膀扛起了贫困群众的希望,她把温暖和爱心播撒到贫困山寨。她不图名不图利,只图群众过得好,当群众需要帮助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她说:“群众需要帮助的时候就应当伸出自己的双手,尽自己最大力量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她就是原大关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人大代表王爱民。
危难之处伸援手
2010年6月12日,王爱民到挂钩的高桥乡新场村开展扶贫工作,刚到新场村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就跑来拉住她的手,激动地说:“感谢王姐姐,你是我们的大恩人,是我们心里的活菩萨!”
故事要从2010年3月的一天说起,那天,王爱民突然接到高桥乡新场村邓家沟社杨光清老人从昭通市人民医院打来的电话,杨光清老人说,他儿子杨启明到临沧打工,下班后因不小心摔断了左腿,当时没有钱进医院,就请土医生治疗,三个多月后仍无好转,家里只好把他接回家。回家后,杨光清老人找亲戚朋友到处借钱,把他儿子送到昭通市人民医院就诊,经市人民医院医生诊断,必须立即手术。由于老杨儿子受伤时间较长,又没有及时得到有效治疗,伤口已变成陈旧性骨折,骨头断裂处已坏死,必须用人造髋关节更换,如果不及时手术,会造成下肢瘫痪,生活不能自理,但仅手术费用就需4至6万元。杨光清老人身上的几千元都是从亲戚朋友那里借来的,哪里去筹这么多的钱为儿子治病呢。老杨非常着急,在几乎绝望的情况下,老杨想到了挂钩联系他家的县人大代表王爱民。能不能得到帮助呢?心里没底的老杨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给王爱民打了电话,电话刚接通,电话那头亲切的话语就让老杨不安的心稳定下来,王爱民在电话里安慰老杨,让他不要担心,一定会尽力帮助他们。王爱民接完电话后,急忙到大关县人民医院外科咨询,了解到县医院也能医治这种病,治疗方案和市人民医院一样,而且费用在4万元左右,参加新农合的报销比例也高,患者只承担1万多元,她立即给老杨打电话,让他及时把他儿子送到县医院来治疗。
王爱民跑上跑下,又是帮老杨联系医生,又是帮老杨办理住院手续,还为老杨垫付了首付住院费,手术期间她也一直守候在手术室门外安慰老杨一家,直到老杨的儿子手术结束转到病房后,原本身体就不好的她才拖着累得气喘吁吁的身体回家,王爱民到家后还要为早已饥肠辘辘的80多岁老父亲做晚饭。在老杨儿子住院期间,王爱民除了要照顾自己年迈的老父亲外,还常常为老杨儿子炖好鸡汤送到医院,当老杨用颤抖的手接过鸡汤时,老杨哽咽得连一句感谢的话也说不出来,只有感激的泪水在脸上肆意流淌。也许是有了王爱民爱心的支撑,老杨的儿子术后恢复得很快,一个星期后就能下床活动,半个月就出院了,如今又在建筑工地打工挣钱了。“要不是王姐姐帮忙,我儿子的腿就彻底废了,王姐姐是我家的大恩人呐。”这是现在的老杨最常挂在嘴边的话。
另一件事发生在2011年7月15日,高桥乡罗汉林社苗族群众陶贵明的妻子病重送到乡卫生院,可病情危急,乡卫生院无法医治,医生建议及时转到县人民医院治疗。高桥乡距县城的路可不近,又是晚上11点多了,陶贵明又是长期生活在苗族地区,不熟悉汉语,要把妻子及时转到县医院,这可把这个朴实的农村汉子难倒了。陶贵明急中生智,想到了懂苗语的王爱民,经过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了王爱民的电话号码,给她打去了求救电话。王爱民了解情况后,立即赶到县医院联系值班医生,并一直在医院门诊等候陶贵明妻子的到来。经过及时的医治,病人病情得到了控制,脱离了危险,一个星期后痊愈出院,陶贵明小两口高高兴兴回家了。王爱民就是这样视群众为亲人,她常说:“我是从一个贫困家庭走出来的,深知群众疾苦,一定要尽自己所能,帮助困难群众。”
勤奋工作心为民
人大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法律性和业务性很强的工作,她刚调到县人大常委会的时候,对人大工作可以说是一个“门外汉”。为了尽快适应人大工作,补充自己所需的法律知识和业务知识、进入工作角色,她把学习作为自己工作的重要内容,每天坚持学习,认真撰写了1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并把重点记在小本上,随身携带,随时查阅。她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总结,努力让自己学懂吃透、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使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不断提高,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精通人大工作的行家,为干部职工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工作中她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每次在常委会召开前,她都认真准备,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社情民意,撰写好调研报告,在审议“一府两院”的专项工作报告时,提出高质量的审议意见,进一步促进了“一府两院”的工作。王爱民副主任主要分管联系县人大常委会的选联工作,每年人代会期间她都亲自与选联工委的同志一起认真梳理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提出拟为重点建议办理和交办的相关意见。王爱民副主任不断创新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思路,强化对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意见、建议办理工作的跟踪督办,促进承办部门不断提高办理质量,每年代表意见建议的办结率都在95%以上,答复率为100%。
2009年11月,有人反映位于黄莲河风景区内的翠屏山、草坪子林区某公司借清除雪灾林为借口,大肆砍伐木料运往外地。王爱民知道后,她带病与两名县人大代表步行20多公里到林区察看了解情况。由于她身体不好,一路上晕倒几次,其他代表劝她不要去了,让她在家好好休息等病好了再去,她坚定地说:“等我病好了,森林就又被多砍几亩了,到时候很难恢复,对黄莲河风景区影响较大,我们必须抓紧时间,了解情况督促相关部门解决。”经过了解察看,翠屏山、草坪子两林区受灾林木面积共837亩,批准砍伐面积为831亩。此公司以清理雪灾林为借口,超面积办理采伐林木许可证,并且违法全伐。王爱民及时将情况向常委会主任和县委反映,成立了由人大、政协组成的联合调研组,对雪灾林清理工作进行了全县范围内的调研,阻止了此次违法采伐,保护了黄莲河风景区的生态环境。
她在担任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期间,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严格遵守《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从大事着眼,从小事做起,带头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她带头做到“三个杜绝”:杜绝用公款请客送礼,不以个人名义或职务搞迎来送住,牢记党的宗旨,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际;杜绝铺张浪费,在接待上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按照少花钱、多办事、办成事的原则做好县人大的接待工作;杜绝公车私用,办理私事她一律坐客车,从不因私事要求单位为自己派车。她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直到现在她还与80多岁的老父亲和上高中的女儿住在出租房里,她就是这样一个为民爱民、清廉干事的好干部、好代表,群众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