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威信县人大代表宋时海
革命老区威信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地方,1935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在此召开了“扎西会议”,留下了宝贵的革命精神财富。三十年前,怀着对革命先辈的无比崇敬,带着干事创业的信心,家住四川泸州的宋时海来到威信,从此,他与威信人民结下了不解之缘,三十年的风雨兼程,他的生意越做越大,成为威信商界较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诚信经营,致富不忘社会的行为有口皆碑。
诚信经营 纵情商海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吹响了全国改革开放的号角。年仅20岁的宋时海跟着父亲来到威信县城扎西,为了生计,仅有小学文化的他硬是凭着一股韧劲,学会了维修钟表,到1983年已积累了资本金2万元,随后,他改行开起了成衣店,到1992年底,他的资本金达到了10万元。随着国家对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放开,宋时海看准时机,从1993年起开始经营家电,开设了四海电器零售部,至2008年,零售部已发展成为拥有几千平方米卖场和10多家分店的商行。2009年,宋时海又进入家具行业,开办了掌上明珠和景上家私两个家具馆,成了威信首屈一指的家具销售领军人物。在扎西县城,只要你提起老宋,人们都会竖起大拇指说:“宋老板是好样的”。一个外地商人,为何会得到如此高的赞誉,探究其中缘由,“做人第一位,生意第二位”应是宋时海成功的关键。照他的话说,顾客是上帝,是衣食父母,诚实守信是真正的生意经,要让消费者明白消费,把好质量关,用优质的服务取信于民。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03年9月,高田乡的一位顾客到四海电器经营部反映,他4年前购买的一台21英寸的彩电出现图像模糊的现象,要求更换,按照国家对彩电的保修政策,保修期是三年,现在保修期已过,可以置之不理,但老宋仍然耐心细致地给客户做工作,并把机器修好,让客户带着满意的笑容离开。长安客户周某逢人便说“现在卖电器的人多了,但我们喜欢买四海电器的,这里的产品质量好,服务质量高,打个电话、带个口信都能解决实际问题”。在威信,电视机遭雷击现象时有发生,这不属于保修范围,四海电器根据气候变化,以电话回访方式提醒用户预防事故发生。四海电器自营业以来竭尽所能地为顾客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买家电,到四海”已成为威信县广大人民群众的共识。
向国家交纳税费,部分经营者总想交得越少越好,但在老宋看来,诚信依法纳税是天经地义的事。刚做生意时由于周转资金少,有时拿去进货了,收费员上门时,他只有去借钱来交,后来他干脆按时交清税费后再去进货,自创业以来,他累计上缴各种税款近百万元,连续多年被税务部门评为诚信纳税单位,2010年先后获得昭通市和云南省价格诚信单位称号,为全县工商业主树立了标杆。
积极履职 取信于民
2007年至2012年,宋时海连续两届当选为威信县、扎西镇两级人大代表,这在威信县人大代表选举历史上,实不多见。自担任人大代表以来,老宋用心关注事关发展、事关民生的大事小事,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尽心履行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代表职责。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威信县的机动车逐年增加,可车辆年检都要跑到昭通或镇雄等地检测,驾驶员费时、费钱又费力,老宋看在眼里,急在心头。2008年人代会上,老宋联合代表提出了在威信修建车辆检测站的建议,政府高度重视建议办理,及时组织实施,现在,威信县鸿福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检测站在石龙村建成投入使用。作为一名非公经济代表,老宋认为,只有竭力改善投资环境,使外来投资者安心创业,才能加快威信经济的发展。针对个别部门变相设置行政许可乱收费、少数人对外来运货车辆收取高额停车费、甚至对外籍商人收取保护费等情况,老宋相继在县、镇人代会上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县政府及时出台了保护外来投资者利益加快全县经济发展的意见,近几年来,到威信创业的外地客商越来越多。作为革命老区,威信红色文化资源较为丰富,老宋在威信创业的几十年中,走遍了花房子、大河滩、庄子上、扎西红军烈士陵园、扎西会议会址等地,在瞻仰革命前辈丰功伟绩、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同时,老宋也深切感受到,加强对革命老区历史遗迹的保护迫在眉睫。2009年以来,他先后提出重建扎西会议纪念馆,修建扎西老城区等建议。建议得到了县政府的高度重视,邀请了云南大学旅游研究所编制了可行性研究报告,并竭力争取资金,完成了扎西会议纪念馆的重建、烈士陵园修缮和强化周边环境整治。对民生领域,老宋先后提出了五保供养、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乡村公路建设、环境保护、司法维权等多项建议。正因为他有勇于担当的勇气,敢于直言,敢讲真话,敢说实情,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说话、办事,实实在在地为党和政府排忧解难,时时处处负责任地向县人大常委会反映,党和政府对他放心,人民群众对他满意。2008—2009年他被县人大常委会评为优秀人大代表,2010年被县政府评为政风行风评议员,2011年被县人民法院聘请为廉政监督员,2012年当选为工商联副主席。谈起这些年的履职经历,老宋认为,“人大代表”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通过参与人代会,我熟悉并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参与视察调研,我更加了解基层情况,通过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推动了政府与群众间更多了解互动,督促有关部门进一步改进工作,更增强了自身的法律素质和政治素质,提高了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经营理念。
回报社会 大爱无边
宋时海常说:“我一个人的日子好过了不算好,只有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在四海电器商行开始盈利后,老宋就开始着手考虑让员工致富的问题。从1998年开始,他手把手地向员工传授生意经,积极出本钱,为员工创办电器经营店铺。原威信火电厂职工廖正勇,下岗后走进了四海电器商行谋求职业,老宋收下他认真培养,最终成为门市部经理。为了更有利于廖正勇的发展,老宋又帮助他到麟凤镇创办了自己的电器商行,如今年利润已达数万元。这些年,在老宋帮助下发展起来的个体工商户遍布全县10个乡镇30余家,解决了近200人的就业。2009年6月,四海电器商行被团市委定为“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成为有志青年创业的摇篮。
“老宋这个人爱帮人,特别是爱帮有困难的人”,扎西镇龙井社区总支书记杨仕燕这样说。社区贫困户曾德华妻子病故,家境十分困难,老宋就把他作为结对帮扶的“亲家”,每年都给他送大米、红糖和现金;五保户刘明强家不幸失火,老宋为他送去4000元现金应急;社区贫困党员张可兵病逝,老宋送去2000元安葬费。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从2008年起,老宋每年都要拿出2万元现金,用于慰问五保老人、残疾家庭和贫困户。宋时海说:“我是一名个体户,但更是一名党员,能为大家做点事,我心里感到踏实。”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积极动员和组织相邻的20余家个体工商户,向灾区捐款1.7万元,他自己就捐款5000元,之后又以特殊党费的形式向灾区捐款1.2万元。公益事业老宋更是热心,扎西一小、二小开展教学活动有困难,他送去2000元帮助解决;购置1.2万元音响器材,供给扎西市民在露天广场跳舞健身;县城环卫站经费紧张,他出资6000元制作了环卫工作服;县老体协缺乏服务设施,他立即送去价值5000元的电视机和洗衣机。他的这些义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先后获得云南省道德模范提名奖,昭通市道德模范,县人民政府“诚实守信”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一颗红心 紧跟党走
四海电器党支部自成立以来,始终遵循以抓好支部建设引领企业发展,以企业发展带动支部建设的原则。在多年的经营中,老宋深深体会到,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自家企业越做越大的重要保障。老宋认为,搞好党支部建设,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是企业获得更大发展的必由之路。四海电器支部刚成立时,老宋就在所租用的家电门市二楼腾出一间屋子,建立了支部活动室,购置了办公桌、文柜、电脑等办公用品,设立了党员形象栏,还把“三会一课”制度、党支部主要职责、党组织生活制度、支部书记职责等装订上墙。他还为自己的企业提出:企业愿望“更高更强,争创一流”,企业任务“围绕协作,共同富裕,回报社会”,企业宗旨“诚实守信、质量上乘,服务第一”。四海电器支部围绕企业发展理念,结合威信特有的红色文化资源,适时组织党员职工开展重走长征路、讲红军事、忆红军苦活动。在商品销售中创建“党员示范窗口”,让党员亮身份服务,争扛流动红旗,积极争创消费者零投诉企业,努力构建企业团队意识和奉献精神,增强企业的整体竞争力。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至2011年,企业员工已达到33人,其中党员就有16人,老宋一家5口人,就有3人是共产党员。为了更进一步加强支部的建设,老宋干脆拿出自己新建的一层楼房,建起了支部会议室、图书室、乒乓球室等活动场所,进一步建立健全了非公经济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职责、党支部的组织形式、党员学习制度、党员例会规定等10余个制度,把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纲)和中国共产党入党誓词在醒目位置装订上墙。今年,老宋又争取组织部门的关心和帮助,建立了远程教育终端站点,这在威信县非公企业中尚属首家。
回顾三十余年的创业史,老宋深有感触地说:我有“三个没想到”,一是没想到改革开放的政策会那么好;二是没想到我的事业竟如此顺利;三是没想到我还能回报社会。谈到未来,老宋想以组建公司为载体,把企业做大做强,更好地回报社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乘着十八大的东风,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老宋和他带领的团队一定能够扬帆远航,为实现“中国梦”谱写更加辉煌而灿烂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