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老百姓真干事,多干事,干实事,最终让父老乡亲们的生活更富裕,生活环境更好。”这是包谷垴乡洼落村党支部书记金天富执著的“中国梦”,为了这个梦,凭着一股锲而不舍为民办事的韧劲,金天富扎根农村,一干就是26年。
他是一名村官,也是市二届人大代表和连续四届的县、乡人大代表,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曾连续5年荣获优秀共产党员,连续3年荣获优秀人大代表光荣称号。金天富说,人民选我当代表,群众想的就是我要做的,群众所盼的就是我该干的。
长期以来,洼落村大毛坡的娃娃们每天天不亮就要打着火把跋涉1个多小时的山路才能到村完小上学,中午只能吃上从家里背来的两个冷洋芋,要下午放学回到家才能吃口热饭。遇上冬天,寒风刺骨,坡陡路滑,条件更为恶劣。为了解决该村民小组适龄儿童的就学问题,1996年秋天,金天富着手组织重修一无路、二没水、三缺钱的大茅坡民小点。他无数次入村宣讲教育的重要性,动员大家齐心协力修好学校,还把家里仅有的5根椽子送到了工地,和村民们一起卷起袖子就开起了工。不仅如此,金天富还把全村的学校危房看在眼里,谋在心头,不等、不靠、不要,主动带领全村百姓自力更生,一年内,洼落村就率先排除了学校危房,全村的入学率由原来的70%上升到了97.5%,成为全乡第一。
金天富常说:“‘村官’也是官,是官就要为群众谋利益。”多年来,被评为“致富先锋”的他始终坚持“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信念,在自己富裕的同时,扛起带领大家共同致富的重任。经过多年来的细心观察和耐心摸索,他深知,要致富,必须打破传统农业的瓶颈,走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道路。因此,根据洼落村的自然条件,“栽桑种果来辅助,打牢基础好开路”成了金天富这些年带领洼落村老百姓发家致富的有力法宝。因为耕地少,最初村民们都不愿拿出自己的田地来栽桑养蚕,很多群众认为把仅有的一点好地全部栽上了桑树,今后吃啥,难道也吃桑叶?为了提高村民对栽桑养蚕、科技农业的认识,金天富跑遍了21个村民小组,挨家挨户动员大家搞农桑套种,这样不仅发展了桑园,也种上了农作物,更增加了收入。在他重科技、求质量的思想指导下,目前,洼落村共种植核桃2500亩,花椒1100亩,蚕桑650亩,烤烟150亩,绿色蔬菜200亩。更可喜的是,洼落村烤烟生产,创下了当地烤烟亩产、单产、单价“三个第一”的好成绩。几年下来,村民们不但还清了债,还有了存款,修起了小平房,买上了摩托车,家用电器一应俱全,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无论什么事都设身处地替农民着想,干起工作来也就容易了。”这就是金支书摸索出来的“为官之道”。在担任洼落村村党支部书记的这些年,他把全部精力和心血都倾注在兴村富民上,修桥、修路、建水窖一样也不含糊。金支书总是积极提意见、建议,争取一事一议项目,筹资金、搞技术,忙得不可开交。
2006年,在包谷垴乡还没有挖掘机的时候,为改善村民们人背马驮的状况,他又将修路提上了议事日程。村干部们说,一没钱,二没技术,就靠咱这几个人,能拿十多里的公路怎么样呀!金支书啥也不说,主动掏腰包,拿出了准备给正在县城读高中的儿子寄去的生活费1000元。在金支书的带领下,村干部们你三百我两百地慷慨解囊,此举传到村民中间,村民们也纷纷捐钱修路,不几天就收到来自各方的捐款10000余元。自公路开工之日起,老金天天和村民们热火朝天干成一片。事后,据说老金卖掉了一头猪才补上了儿子的1000元生活费。在他的带领下,村民们自筹资金、投工投劳、人工修通新寨至茹家村、茹家村至水田坝、张家梁子至何家坪子的村组公路,该公路全长35.5公里,投资46万元,改变了10个村民小组,325户群众人背马驮的状况。同时,在乡政府的支持下,在他和村“两委”班子的努力下,2013年,一座从何家坪子直接连接昭巧二级路的长19.5米、高9米的桥梁完工了,共计投入资金19.5万元,这座桥梁的建成,使附近3个村民小组的村民出行路程缩短了10余公里。在洼落村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旱时,洼落村党总支向上级争取了大水井至洼落村至张家梁子、陈家坪子至周家老包至何家坪子、双龙洞至赵家村三段管网工程,全长29.15公里,解决了16个村民小组、417户、1668人的饮水困难。老金为老百姓干的事情可数也数不清哟!
无私功自高,不矜威益重。金天富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感和人大代表的使命感,无怨无悔、默默无闻的为老百姓奉献着、付出着。在以他为首的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凭借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村民的勤劳苦干,十年前,水、电、路三不通,靠天吃饭,人均收入不足400元的洼落村旧貌换新颜,已发展成了巧家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标兵和榜样,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金天富为了自己心中的“中国梦”,把26年的岁月奉献给了家乡的热土,如今,年至半百的他还在忠实地履行着一名人大代表、一名基层干部、一名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