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盐津县兴隆乡蒿芝村党支部书记,县、乡人大代表杨德权
致富路儿弯弯绕,千亩茶园硕果香,打造集镇美名扬……走进盐津县兴隆乡蒿芝村,处处都能感受到“美丽乡村”的温馨气息。该村党总支书记杨德权带领党员、群众动手改水、修路,打造小集镇,组建专业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村域经济,让农村 “旧貌换新颜”,让群众土地流转“得实惠”。广大干部群众感慨,变化这么大,全靠杨德权这块牢固的“基石”!
杨德权,生于1969年2月,高中文化,199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6年至2000年任蒿芝村村委会治安员;2000年至2009年任蒿芝村党总支副书记;2010年至今任蒿芝村党总支书记,2012年当选为县、乡人大代表。
近年来,在杨德权的带领下,蒿芝村立足实际,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在服务科学发展、增强党性修养、坚持改革创新中推进党的建设,消除了集体经济“空壳村”的现象,走出了一条党建促发展的新路子,促进了全村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平稳发展。
强基固本筑堡垒。蒿芝村党总支全面推行“1+X”创业模式,杨德权带领全村164名党员,以“一个党员一面旗,一个干部一盏灯”为目标,通过“党总支抓载体、载体带党员、党员引农户”的方式,发展集体经济,为群众的脱贫致富出点子、动实招,完成了集镇开发公司组建,高标准、严要求成立了专业合作社5个,经济协会3个,带动了一方发展,实现群众增收215万元。
集镇开发夯基础。为使村民到集镇能安居乐业,村党总支书记杨德权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目标,加快小集镇的提质打造。一是融资180万元,硬化村庄街道350米,新建民居50户,为集镇打造注入实实在在的内容。二是结合国家土地流转政策,提高村民土地的利用价值,通过群众按国家征地标准折价转让土地入股的方式,由公司统一规划,统一实施,充分用活用好村民闲置土地,争取土地效益最大化,加快了集镇建设步伐,让村民在发展中受益。
当好代表领致富。2012年,杨德权当选为县、乡两级人大代表,从那天起,他深感肩上责任重大,不干出一番事业来,对不起选民。于是,他结合区域优势,按“一户带十户、十户带一片、一片兴一业、一业带一村”的发展思路,推动产业发展。一是筹资成立蒿芝村宏腾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带动农户连片种植油菜5115亩,由公司与农户签订购销合同,确定不低于市场价的保护价收购,并向农户提供籽种和管理技术,农户利用土地的冬春两季种植菜籽增收,公司收购菜籽加工成优质纯天然菜籽油获利,村民年均增收800元,形成了双赢的局面。二是引进外资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社,改造老茶园515亩,新建茶园1553亩,建成生态优质茶园2116亩,为群众就近务工创造了条件。三是组建苗木专业合作社,在大蒿芝坝村民小组发展了花卉幼苗61亩,在壤茨林村民小组发展了茶花115亩,在大窝凼村民小组发展李子611亩,在街子村民小组发展桂花521亩,为村级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夯实了基石。
发展经济促服务。蒿芝村党总支书记杨德权带领党员干部以“凝心聚力谋发展之策,齐心协力解制约瓶颈”为动力,推动了各项工作高效落实,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摘掉了“集体经济空壳村”帽子。将村级活动场所的一楼出租,实现年租赁收入1万元;入股菜籽油加工厂,实现年利润分成2万余元;参与开发集镇农贸市场,实现年红利分成5万元;通过流转土地实现分成4万元。蒿芝村集体经济每年收入达11万元。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解决了村委会无钱为群众办事,无能力为村民服务的难题。目前,杨德权所在的蒿芝村党员干部团结干事创业的信心足,求真务实抓落实的氛围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