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市人大代表彭应荣
彭应荣, 40岁,党员,初中文化,1999年至今任巧家县崇溪镇花山村党总支书记,先后三次当选乡人大代表,两次当选县人大代表,2011年当选市人大代表。多年来,他时刻不忘履行代表职责,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务实的工作态度;他心中恪守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认真真工作,实实在在做事;他努力发挥人大代表的模范带头作用,用行动践行着自己入党时的誓言,一干就是14年。在他的带领下,村“两委”班子齐心协力,努力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做好事,受到群众的广泛认可。
以身作则引领先进组织
彭应荣始终坚持“正人先正己”的理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带好村“两委”干部。在工作中,他总是一马当先走在干部队伍前面;在百姓需要帮助时,他也毫不推脱,总是尽力帮老百姓把事情办得圆满。在花山村任党总支书记14年,经历了4次换届选举,他每次都全票当选。老百姓都说:“彭书记永远把我们老百姓的事放在心里,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了!”
除了竭尽所能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他还不断修订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监督等相关规章制度,确保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村民民主权利真正落在实处,使党总支成了民主的“守护人”,他所在的党总支多年被县、乡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10年被评为“共产党员抗旱先锋行动”先进基层党组织。他本人曾先后多次被评为县级“优秀共产党员”、“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县级“先进个人”、“优秀人大代表”等。
心系群众抓牢基础设施
俗话说:“要致富、离不开水电路”。昭巧二级路的修建为百姓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带动了地方的经济发展,但公路修建时,部分村民却一直抱着怀疑的心态,总觉得土地补偿低、拖欠农民工工资等问题严重,所以无论是征地还是测量村民都不配合。为解开群众的心结,彭应荣挨家挨户去做工作,向村民讲解修建昭巧二级路对发展的重要性,鼓励村民目光要放长远,多为后代着想,同时,他还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及时将村民的土地、房屋拆迁款兑现到手中。在彭应荣的辛苦努力下,花山村段路面在施工中没有出现任何阻工、拖工等情况发生,公路在预定工期内顺利贯通。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在彭应荣的工作生涯中,他始终心系群众,始终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在村党总支会议上,群众多次提到村级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加强的问题。彭应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本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村里头等实事来抓。通过多方努力,带领村“两委”班子筹措资金修通了32个村民小组的公路,家家户户进行了农网改造,并为村民修建水窖3000余口、三面光沟渠16公里、沼气池2000余口,切实解决了老百姓出行难、吃水难、用电难等实际问题,让老百姓心里乐开了花!
创新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村民常说:“彭书记和村里的人都没有亲戚关系,却跟大家都像自家人,能很好地体现‘公道’二字。”村里的养老保险、农村低保、扶贫救济款等,彭应荣总是及时送到最需要的人手里。为了帮助村民增收致富,他积极向上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为村里争取项目和建设资金,调整产业结构,帮助村里提高种养技术水平,同时充分利用党员活动室、远程教育等平台推广实用科技,邀请农综站技术人员和种养技术人员深入农户家里和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为村民致富理清思路、畅通道路。为了使村民增产增收,他曾多次带领村“两委”成员和镇人大代表、村民代表到周边乡镇农业科技示范园考察调研。根据本村实际,彭应荣带领村“两委”班子经过反复研究,制定了发展思路,决定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抓手,以示范园区为依托,在确保粮食稳定增产的同时,突出发展无公害蔬菜特色农业。通过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花山村的无公害蔬菜年年增产增收,老百姓的钱袋子开始鼓了起来,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安逸。同时,在彭应荣的带领下,该村其他产业也在不断壮大。目前,该村的烤烟种植面积由1999年的不足700亩发展到了现在的2500亩,另外还发展了花椒4000余亩、核桃1500亩,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烤烟、干果、蔬菜基地。全村人均纯收入由1999年的700元增加到现在的4200元。
牢记使命发挥代表作用
作为一名市、县、乡三级人大代表,彭应荣始终牢记人大代表的权利义务,从严要求自己,广纳民意,认真履职,勇于代言。他不断加强自身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踊跃参加县大常委会组织的各项活动,与选民保持密切的联系,认真倾听百姓的呼声,积极建言反映社情民意。只要是他看准的问题,他就会走访调研;只要是他觉得对人民群众有利的建议,他就会在每年市、县、镇人代会会议期间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形式提出。去年3月份,在该镇召开的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他领衔提出了《关于解决花山村石旮旯小堰为三面光沟渠建设的建议》。这项建议如付诸实施,可解决该村部分人畜饮水问题,大幅度提高该村抗旱救灾能力。为此,镇政府将该建议列入了年度重点工作,第一时间与县水务局对接联系,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项目当年就开工改造并顺利完工,为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此外,几年来,针对广大群众反映在吃水、住房、行路、就业等方面的问题,他还在县人代会会议上提交建议6条,为使建议得到落实,他不辞劳苦,奔走于承办部门、群众及其他相关部门之间,了解办理进展,监督办理质量,倾听意见建议,协调解决问题,为承办部门、群众及其他相关单位搭建起良好的互动平台。见他整天奔波劳碌,朋友劝他,“做个代表,不必太较真。”他总是激动地说:“我是人大代表,群众信任我,把事情托付给我,做不好,心难安!”正是这种竭尽所能、务求实效的作风,这种不辞劳苦、为民请命的执着,他所提的建议都能直面热点、顺应民意。每当所提的建议得到相关部门的认真答复和办理,彭应荣的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样。他说:“实实在在地为老百姓办一些实事,才是当人大代表的快乐之处!”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彭应荣把自己的青春镌刻在村庄的土地里、公路上、果树中、百姓的笑脸上,经历了风霜雨雪,也经历了彩虹阳光。我们相信,通过他和村民的不懈努力,巧家县崇溪镇花山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