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通知公告
更多...
关闭
所在位置: >监督工作 >审议发言

关于《昭通市201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

来源:办公室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9.21 阅读:7770

8月27日至28日,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分组审议《昭通市201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提出了以下意见和建议。

张绍雄主任说,今年以来,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应对宏观经济趋紧、重大项目投资缩减等不利因素,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全市经济经历了低迷、止跌、回升、趋稳过程,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增速好于预期。但也存在生产总值塌进度、投资增长压力大、工业经济增长乏力、恢复重建任务繁重等问题,隐忧不容小觑,形势依然严峻。市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关于昭通市201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就是要深入回顾总结上半年经济工作,冷静研判当前形势,认真研究对策措施,促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抓重建各项工作,推动年度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顺利实现。一是要坚定信心。面对稳增长的巨大压力和宏观经济的严峻形势,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以及各企业既要看到问题困难,也要看到机遇前景,正确认识研判,同心协力稳增长、促发展。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准确把握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领导的新要求,加强调研,吃透市情、县情,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掌握新的本领,增强责任意识,切实提高领导经济工作能力和水平。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关于稳增长的各项部署要求上来,坚定信心不动摇,咬住目标不放松,优化服务不推诿,全力以赴抓好稳增长各项工作;各企业要咬紧牙关、顶住压力,积极主动抓生产、强管理、促转型、拓市场、保就业,共同推动昭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是要推进产业发展。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抓住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两大关键,在农业产业特色化、规模化、集约化上狠下功夫,下决心解决农业产业“散小弱”问题。要认真落实工业稳增长政策措施,扎实做好电力、卷烟、煤炭、电石、建材、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促进工业经济加快回升,发挥好工业的支撑作用。三是要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要紧紧围绕500项“四个一批”重大项目,深入排查、梳理,建立问题清单和责任清单,解决好项目审批、建设用地、资金筹措、征地拆迁、环境影响、施工组织等困难问题,全力以赴抓招商、抓引资、抓开工、抓建设、抓投产,尽快形成投资实物量和发挥项目效益。要倒排工期、倒逼进度,全力抓好地震灾区民房及基础设施、社会事业恢复重建。四是要强化金融服务。要用足用活金融政策,创新金融产品和融资渠道,全力争取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扩大信贷规模,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解决好企业与金融脱节的问题。特别是对市场前景好、潜力大、成长性强的中小企业,要坚持一企一策,解决好企业在融资、土地、手续办理、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促进企业发展壮大。要大力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健全完善配套政策与实施细则,广泛调动民间资本。五是要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房地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和监测分析,找准问题症结,理顺供需关系,采取综合措施推进商品房“去库存化”,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六是要前瞻谋划“十三五”工作。要贯彻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主动服务融入国家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在“十三五”规划中具体化。要结合“十三五”期间昭通立体交通网络加快建设的有利条件,充分认识和把握好“新常态”下的趋势、特征、机遇,深入研究分析国家和省的投资方向、重点、倾斜政策,做深、做实、做精项目前期,不断充实和丰富项目库,争取将更多的项目列入国家和省大盘子,为推进昭通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陈绍余常务副主任说,建议突出几个重点来抓经济增长:1. 突出抓项目;2. 突出抓薄弱环节,当前应重点抓煤炭产业的升级改造和加快地震灾后恢复重建;3. 突出抓体量较大的县(区)。

赵  卫主任说,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外部环境影响较大的情况下,上半年全市经济运行缓中趋稳,几个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好于去年同期,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好于预期。但这是在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的情况下取得的。与年初目标相比,时间过半,任务没有过半,下半年的压力很大。建议:1. 要充分发挥现有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土地流转,走规模化、集约化农业生产路子,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2. 要大力发展旅游业,树立“大旅游”发展理念,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有机结合,通过发展旅游业促进和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张华贵副主任说,今年上半年,总体上来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执行情况比较好,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8%,取得的成绩实属来之不易。建议:一是加大项目建设的推进力度,确保在建项目早日建成,早日发挥效益;二是对已经确定的项目要抓紧落地、抓紧开工建设;三是要提前谋划、抓紧衔接,切实做好“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工作;四是要下决心打赢扶贫攻坚战。

马晓红副主任说,对报告比较满意,上半年经济运行平稳,全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8%,在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建议:1. 进一步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2. 进一步扩大消费;3. 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实现更多的实物投资量。

陶天蓉副主任建议:一是要加大对项目落实情况的督促,保证年初确定目标任务的完成;二是要加大恢复重建力度,强化督促检查,在规定时限内完成任务;三是要注重政策宣传,争取老百姓的理解和支持。

成  仁委员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是经济发展,建议:1. 抓好煤矿的恢复建设和生产工作;2. 加紧灾区的恢复重建工作;3. 对已具备开工条件的项目要尽快开工;4. 研究国家投资方向的政策,尽可能地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

唐正荣委员说,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8%,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0.8%,整体来说上半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好于预期,但这是相比去年上半年各项指标大幅下滑基础上的,要完成年初人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下半年面临的压力仍然很大。在投资方面,增长幅度差年初人代会批准的15%以上的目标7.5个百分点。主要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1. 对督促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问责不到位;2. 项目储备不足、论证不充分,对项目所在地地质及环境状况勘探不足,有的项目存在边施工、边调概、边变更设计的情况,影响了工程进度和质量;3. 工作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是在资金争取方面;4. 对国家的投资方向和投资政策研究不透彻。建议:市人民政府要强化超前谋划的意识,提前做好相应准备工作。

龙  位委员建议:1.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2. 强化抓旅游产业;3.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4. 重视工业发展。

温树全委员建议:一是要大力扶持产业发展;二是要加强对工业园区的科学管理。

李春联委员建议:一是要把稳增长工作摆在第一位,加快第一产业的发展,稳定第二产业的生产,千方百计改善第三产业的服务环境。抓发展,促建设,稳定地产业,挖掘第三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潜力,提高贡献率。二是规划成果要合理运用,努力改善民生事业,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

陈  杰委员建议:一是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二是要大力扶持培育龙头企业;三是要注重建成项目的作用发挥。

周  劲委员说,报告中的数据反映了经济工作取得的成效,好于预期,政府和有关部门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我提几点建议:1. 要研究金融对实体企业的支持问题,政府要督促银行在考虑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要考虑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和帮助;2. 要加大对国有资产的投资力度;3. 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项目落地;4. 要调整产业结构。

李堂发委员说,当前形势下,全市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要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还需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建议:一是要转变作风,服务一线,确保完成全年的各项目标任务。二是要对症施治,加大力度,着力促进工业产业恢复增长。三是多方统筹,强督实导,强势推进交通、城建等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四是要突出重点,完善措施,努力推进教育、扶贫等民生事业快速发展。

熊洪贵委员说,下半年工作任务很重,要达到年初人代会预期的目标任务还有很大压力。建议:1.加大税收征管,堵住抛锚现象,确保完成目标任务;2. 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3.继续加大到省、到北京争取项目和资金来发展昭通经济。

卢登富(列席)说,下半年要完成年初预定的目标任务,任务艰巨,建议:1.依靠投资。除了国家政策的扶持,更要靠招商引资,昭通这几年的招商引资项目落地难,主要问题在于征地难、贷款难、环评难、架电接水难,甚至是招投标都难,必须着力解决以上问题;二是大力发展产业。多出去学习和进行比较,借鉴成功经验,把产业做到统一规划和规模化。

吴必田委员建议:1. 加大项目投资推进力度。2. 未开工项目要抓紧动工;3. 抓紧组织编制“十三五”规划。

曾家才(列席)建议:针对国家提出的“一路一带”战略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就昭通如何定位、如何探索新的发展支撑点,应加强思考、认真研究;2. 应加强对金沙江流域旅游产业发展的研究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