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绍余常务副主任建议:1. 进一步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生活环境,切实落实相关政策,不断提高教师待遇;2. 认真研究农村教师周转住房问题。市教育局应深入调研,制定解决农村学校教师周转房规划,分年度实施,争取在近年内得到有效解决;3. 在职称评定方面,要对基层学校予以倾斜;4.要用辩证观点来看待教师正常流动的问题。
赵 卫副主任说,2005年以来特别是2010年以后,我市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采取了有力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市中小学教师严重缺编缺员的情况。不仅教师数量不断增多,教师素质也在不断提升,教师待遇得到了一定程度提高。但昭通教育事业基础差、基数大,存在的困难问题很多,与全国全省相比还很落后,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教师总体数量仍然不足,整体素质仍然不高;二是教师队伍人才流失严重。建议:1. 要改进教师招聘工作方法,结合昭通实际制定有吸引力的招聘条件;2. 要关心农村边远山区教师生活和工作待遇,使艰苦地区教师能够留下来并安心工作;3. 要加强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
马晓红副主任说,切实提高教师待遇,进一步改善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真正让教师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认可。
陶天蓉副主任建议:1. 要进一步完善招聘机制,适当降低招考条件,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师招聘程序;2. 要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待遇,从基层做起,改善基层教师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3. 规范健全教师的培训学习机制,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龙 位委员建议:1. 要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管理,特别要解决好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的问题;2. 要重视提高农村教师待遇;3. 要大力扶持发展民办教育。
邱 芳委员建议:1. 要结合实际,制定科学有效的机制,把好教师的进出口关;2. 要积极而为,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为教师安心工作创造一定条件;3. 要加强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营造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和环境。
温树全委员建议:1. 要建立教师基本生活保障机制;2. 要建立教师教学质量管理机制;3. 要建立教师合理科学的流动调配机制;4. 要建立教师定向培养机制;5. 要建立教师奖惩激励机制;6. 要建立学校资金监管机制。
党兴阳委员建议:1. 要重视提高边远山区教师待遇;2. 要在教师职称评聘、周转房建设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着力稳定边远山区教师队伍;3. 要加大对重点学校的扶持力度,着力打造几个精品学校,提高我市教育产业竞争力。
杨光成委员说,市人民政府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下步工作措施提得很好,关键是要在全市特别是基层推进落实。建议:1. 全市中小学教师缺口很大,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2. 要针对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质量提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分析,提出切实管用的办法,细化工作措施,有力促进我市教育事业发展。
熊洪贵委员说,教师招不进、留不住,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制约着我市教育事业发展。建议:要研究提出符合我市实际的教师招聘政策,合理限定教师招聘条件和范围,重视解决教育教学中一系列问题,真正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
成 仁委员建议:1. 要着力提高教师的责任意识、道德素质和教学水平,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不断提升教学质量;2. 要规范教师津补贴发放,结合我市教师超课时教学现象,研究出台津补贴发放的管理细则;3. 要加快山区学校教师周转房建设。
李堂发委员建议:1. 建议调整政策制度,扩大招考总量,解决基层教师严重紧缺的问题;2. 加大投入,努力解决基层特别是边远山区教师的待遇和条件;3. 完善机制体制,强化管理,激励教师更好地学习和履职。
白孝华(列席)说,农村孩子向城镇集中就读的现象非常突出,要解决好城镇和农村学校师资配置不均的问题。建议昭通学院加大定向培养高中教师的力度,增加每年招录培养的人数。
陈 杰委员建议:1. 要认真分析整个教育工作的形势;2. 要下大力气加大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3. 要进一步优化校点布局;4. 要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5. 要进一步完善对教师的考核、管理机制;6. 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潘孝琼(列席)建议:1. 地区差补助很重要,应在教师待遇方面体现出对边远艰苦地区教师的关怀;2. 进一步加强最基层、最边远艰苦地区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解决边远地区教师周转房问题,力争在边远学校全面开设音、体、美等素质教育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