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是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45周年,是昭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之年,也是市人大常委会守正创新、笃行奋进的一年。
一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紧扣中心大局,聚焦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市委扎实做好“产、城、人”三篇文章部署要求,紧系民生关切、紧聚代表合力,扎实做好立法、监督、代表等各项工作,用心用情用力书写履职答卷:作出决议决定14项,开展调查研究、执法检查、代表视察28场次,专题研究部署工作8次,依法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60人次……其中,市人大常委会在人大工作创新发展方面做了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农业农村、社会建设、民族宗教监督以及代表活动阵地建设等多项工作在全省交流;主动参与的洒渔河农文旅融合发展工作得到省委主要领导、省人大常委会的认可;以“不负人民重托”为主题的“五个一”系列活动开展得绘声绘色、硕果累累,以人大的方式唱响了新时代“昭通印象”;在教育工作督导、林长制及河(湖)长制督察、基层社会治理、高品质房地产项目建设、失地农民安置、美丽河道治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殡葬改革等方面扛起人大使命担当,助力解决了一批民生热点、难点问题。
在这份答卷里,有助力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格局,有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担当,有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情怀,有聚力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汇聚了全市人大系统和各级人大代表的智慧和力量,展现了新时代昭通人大工作新作为、新气象。
2024年10月9日 昭通市集中收看云南省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大会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讲政治、铸忠诚,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得到新加强。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党的领导贯穿人大依法履职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向市委请示报告重大事项22件次,依法作出决议决定14项,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60人次,开展工作评议9人次,真正把“两个确立”“两个维护”融入血脉、化为行动。
2024年4月25日 《昭通市乡村清洁条例》新闻发布会召开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立良法、促善治,助力法治昭通建设书写新答卷。颁布实施《昭通市乡村清洁条例》,助力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对军事设施保护法、残疾人保障法、长江保护法及《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切实发挥执法检查“法律巡视”作用。大力推动全市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信息化平台建设,市、县、乡三级录入规范性文件1791件,居全省前列。
2024年6月20日 昭通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就全市农村居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询问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扣大局、强监督,依法履职,在服务发展中彰显新作为。建立健全审前、审中、审后“闭环”监督机制,以“小切口”办实事、惠民生、促发展,助力稳住经济发展“基本盘”,聚力奏好城乡融合“协同曲”,蓄力筑牢民生保障“压舱石”,全力打好守护公平“主动仗”,奏响人大监督工作的时代强音。
2024年1月15日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斌在永善县调研人大代表活动阵地“建、管、用”情况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搭平台、优服务,代表作用充分发挥焕发新活力。持续推进线上、线下代表活动阵地“建、管、用”规范化,网上代表活动阵地创建数、活动频次及代表参加人数、群众留言等多项指标居全省前列。“五级代表”联动监督取得丰硕成果。243件建议得到有效办理,面商率、办复率、满意率均为100%,有力促进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得到解决。在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提出的建议数量位居全省前列、4件议案位列州市第一,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倾听民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的优势得到更好发挥。
2024年9月26日 举办昭通市人大系统“不负人民重托”主题演讲比赛
一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提素质、树形象,自身建设持续加强展现新风貌。牢牢把握“四个机关”定位,坚持从政治建设抓起、从素质能力强起、从纪律作风严起,着力提升履职能力、凝聚整体工作合力,全面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强化政治引领、狠抓作风建设、密切协调联动、扩大对外宣传,不断擦亮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底色。
笃志前行,虽远必达。新的一年,市人大常委会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紧紧围绕市委中心大局,依法履职、主动作为,不断开创新时代昭通人大工作新局面,为推动现代化昭通建设展现新担当、作出新贡献。